文章太专业?太繁杂? 点击拨打:024-31813818

尖锐湿疣概述

尖锐湿疣概述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又称尖圭湿疣、生殖器疣(阴部疣)、性病疣。近年来由于性病的外延不断扩大,此病被公认为性传播疾病,也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尖锐湿疣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性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不基本统计,近15年来,美国尖锐湿疣的发病数增加了5倍。尖锐湿疣在我国也是最主要的性病之一,有些地区发病数占大多性病病人的20%~31%,为第2位或第3位。我国南方比北方多见,好发年龄在16~35岁之间。尖锐湿疣的传染性很强,发病率较高,在国外仅次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占第三位。在国内因尚无条件检测非淋菌性尿道炎,所以它居淋病之后,占第二位,其年增长率超过100%,居各类性病之首。因此,有些单位在体检时发现20-30%的女性患有尖锐湿疣也就不奇怪了。此病可在几个月内自然消退,但也有少数病人的病变持续多年,经久不愈。因而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尖锐湿疣是性传播疾病之一,但与淋病、梅毒的传染方式不同,除了性接触所致之外,还有30-40%系接触污染物所致。
本病的病原体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属DNA病毒。人体及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上HPV的唯—宿主,尚未在体外培养成功。病毒颗粒直径为50~55nm。这是非常小的,一般光学显微镜是不能看到的,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人类乳头瘤病毒的类型很多,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发展迅速,证实人类乳头瘤病毒有60种以上的抗原型,即这一家族里有60多个相似而又不同的病毒(亚型),其中至少有10个类型与尖锐湿疣有关(如6,11,16,18及33型,最常见6、11型),而第11,16,18型,则是国外目前研究宫颈癌、外阴癌甚至阴茎癌的最热门的病毒因子,其长期感染与女性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尖锐湿疣与寻常疣、扁平疣、丝状疣、掌跖疣等,同为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但不同类型的HPV能引起不同的疣。如Ⅰ型主要引起掌跖疣,Ⅱ型主要引起寻常疣,Ⅲ型主要引起扁平疣,而尖锐湿疣主要是由Ⅵ型、Ⅺ型病毒感染所引起。HPV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特别易生存增殖,故男女两性的外生殖器是最易感染的部位。病毒可自身接种,因此发生于肛门等部位的损害常出现于两侧接触面。
尖锐湿疣的传播途径
它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尖锐湿疣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3周~8个月,平均为3个月。有的患者,半年前有不洁***,出现尖锐湿疣后,十分困惑,当大夫询问病史时,往往否认,其实,病毒在局部潜伏可达8个月之久而不发病,当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大量繁殖,即可发病。虽然这些患者未发病,病毒潜伏于人体,它也有传染性,同样是传染源。
(1)直接性接触传染 这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据研究有2/3与尖锐湿疣患者有性接触的人可发生本病。病期平均在3个半月时传染性最强,故在性混乱者中最易感染本病。通常通过不洁***,经受损的和粘膜感染。调查资料表明,尖锐疣湿就多发生于20-30岁的青年人,而这些病人中,多数有婚外不洁的性乱史。
(2)母婴传染 婴幼儿尖锐湿疣或喉乳头瘤病和儿童的尖锐湿疣,可能是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感染HPV的产道或在出生后与母亲密切接触而感染的。
(3)间接物体传染 可通过日常生活用品如内裤、浴盆、浴巾传染。如果女性穿着尼龙内裤,又不注意清洁外阴,霉菌或滴虫性阴道炎便容易发生,或出现其他感染所致的白带增多等情况时,局部的浸渍、潮湿便为乳头瘤病毒的接种,滋生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用污染的手搔抓阴部或使用污染的毛巾也会引起尖锐湿疣的传染。引起感染的原因还有不注意阴部卫生或在便前不注意洗手。人们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殊不知便前或接触外阴(如更换月经栓或卫生棉)前更应洗手,人们只怕以手接触外阴会沾污手而不知手也会沾污外阴。
尖锐湿疣属于“疣疮”、“疣目”、“臊瘊”等范畴。男性好发于冠状沟、龟头、包皮、系带、尿道口,少数见于阴茎体部,同性恋者可发生于肛周及直肠。但很少见于阴囊。女性好发于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女性后联合、肛周、宫颈和阴道,偶见于腋窝、脐窝、乳房等处。尤其易发生于有慢性淋病、白带多及包皮过长者。除以上部位外,人体的其他部位也可患病,如口腔、腋窝、脐窝、乳房下部、足趾间等。也可以从身体的其它部位自身接种到生殖器部位,但很少见。男性为乳头样、菜花样突起,红色,湿润柔软。女性为瘤样、菜花样皮损,如病程长,可相互融合,呈一串葡萄。
通常分两型:Ⅰ型,表现为孤立的或多发的菜花或鸡冠状突起,多在外阴、肛周等部位;Ⅱ型,为乳头状、指状或丘疹状病变,多分布于双小阴唇内侧、处女膜环、前庭、舟状窝等粘膜。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尖锐湿疣与生殖器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利用核酸杂交方法,在不同类型的生殖器肿瘤中测到了人类乳头瘤病毒,同时在尖锐湿疣病损的组织中也测到该病毒。有报告5%~10%的外阴、宫颈和肛周的尖锐湿疣经过一段时期后可出现间变和发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还发现15%阴茎癌、5%女性外阴癌是在原尖锐湿疣的基础上发生的,特别是宫颈癌,发生恶变者尤其与HPV-16、18、31、33型有关。巨大尖锐湿疣可继发癌变。许多实验室研究也进一步表明,HPV、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癌三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外阴、阴茎或肛周的尖锐湿疣可以转化为鳞状细胞癌。这种转化通常要5-40年。所以患尖锐湿疣后,一定要积极治疗,彻底治疗。找专科医师治疗是比较好的选择,否则不适当的治疗和刺激可加快恶变。
对尖锐湿疣的内治,主要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毒两个方面。西医一般可予聚肌胞注射液2mL,肌注,隔日1次。或干扰素100~300万单位,肌注,每周3次。前者可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而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的作用。gopla在临床中发现,α-2b干扰素的副作用相对较小,疗效也不错。另据其它专家的研究,有报告IFN-β治疗尖锐湿疣的不良反应较其他型干扰素轻。由沈阳三生挑起,现在干扰素正在进行价格战,价格跌幅超过50%,其应用将会越来越普及。
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如冷冻,激光,电烙,手术等,仅仅能够破坏疣体表面组织,术后必须另外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痛苦大,治疗时间长,费用昂贵,也容易因为人体自身免疫能力下降而反复发作。资料显示表明,如果单纯采用激光等方法治疗,47.5%的病人在七天以后即复发,并留下巴痕,影响愈后正常的夫妻生活,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精神痛苦。三氮醋酸,或其他腐蚀性及强的化合物,以单纯腐蚀消除疣体为目的。虽然见效快,价格低廉,但与物理治疗方法一样,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疣体,但治标不治本,极易复法。
治疗主要是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患者体质,给予清热解毒、除湿消疣的药物进行治疗。
依据理论,尖锐湿疣主要是由于湿热蕴毒引起。不但认识到尖锐湿疣的传染性,而且特别认识到尖锐湿疣患者的体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才发生疾病。(1)湿热之体 由于素喜肥甘厚味,嗜好烟酒,湿热内蕴下注粘膜,使前后二阴局部潮湿,蕴久成毒,发为尖锐湿疣。(2)外染毒邪 多由于不洁***,感染湿浊毒邪,发为尖锐湿疣。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疣体的大小,结合全身症状,常划分为3型论治。它们是湿热下注证、外染毒邪证和气血瘀滞证。湿热下注证常发生于素体肥胖,阴部潮湿的患者;外染毒邪证常发生于不洁***的患者;而气血瘀滞证主要见于湿疣日久,疣体灰暗的患者。
湿热下注证或有肛周皮损潮湿红润,或有包皮过长,或有白带过多或其他病。常伴口苦、口粘、口渴不喜饮水,大便粘滞不畅,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这是由于肝胆湿热下注,循经流注阴部所致。治疗宜清利湿热,解毒消疣,方药如下:苍术10g 黄柏10g 生苡仁30g 土茯苓30g 丹皮10g 通草10g 泽泻10g 马齿苋30g。方中苍术、黄柏清下焦湿热;生苡仁健脾除湿,具有抗病毒的功能;配土茯苓、丹皮、通草、泽泻、马齿苋解毒除湿,活血化瘀。如湿热重者,可加入龙胆草10g;大便不通者,可加入芦荟10g。
外染毒邪证常见疣体增大迅速,或合并梅毒、淋病,有明确的不洁***史。自觉症状常较轻或无,舌脉亦可正常。这是由于外染毒邪,毒气蕴滞,故疣体增大迅速。治疗宜清热解毒,常用方药为去疣三号方加减:马齿苋60g 败酱草15g 紫草15g 大青叶15g 木贼草15g。方中马齿苋为主药,清热解毒;配合败酱草、紫草、大青叶、木贼草加强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效。如皮损灰暗,或病程较长,酌加蜂房、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
气血瘀滞证见于皮损暗红或暗褐色,增长缓慢,经久不消,或有疼痛的患者。舌暗淡,苔薄白,脉细涩。这是由于毒邪结聚日久,阻滞气机,致气血瘀阻所致。治疗宜理气活血、化瘀散结,常用方为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 红花10g 川芎10g 当归10g 丹参10g 蜂房10g 柴胡10g 夏枯草30g。方中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丹参、蜂房活血化瘀;柴胡疏肝理气,引药直达病所;夏枯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如患者为气虚者,可加入生黄芪30g,补气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疣体坚硬者,可加入生龙牡各30g以软坚散结。
在漫长的实践中发现了很多有效的中药外洗方和一些有效的中药制剂。下面介绍几首效验方:
(1)外用熏洗 取马齿苋60g,枯矾30g,朴硝100g。煎水熏洗,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熏洗后以青黛散合六一散混合撒疣体上,保持干燥清洁。
(2)鸦胆子油外涂 鸦胆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捣烂即可得鸦胆子油,它具有清热解毒,点灼疣体的功能。若疣体小者点涂患处,或用鸦胆子仁一份,花生油三份,浸泡半月后,涂于患处。
(3)水晶膏外涂 水晶膏是的传统外用药,它是以生石灰和糯米调成的膏药,具有点灼疣体的作用。可取水晶膏直接涂于患处,每日1次,连用3~5天。
(4)木贼草膏 木贼草200g,水煎后滤出液再加热浓缩成糊状,将纱布条在药液中浸泡2天后取出敷于患处,每日3次。现代研究证明,木贼草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它已被广泛应用于扁平疣、寻常疣及尖锐湿疣的治疗中〔隋少庚.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13(6)∶334 〕。
(5)坐浴方 明矾、白鲜皮、黄芩、板蓝根各30g,蛇床子、川椒、地肤子、芙蓉花各15g,上药用纱布包,加水煎至2000mL,滤渣,降温至40℃,坐浴。本方适用于女性尖锐湿疣或男性尖锐湿疣范围广泛者〔王兴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13(5)∶280〕。
(6)复方粉霜 方由粉霜、轻粉、黄柏、生甘草各6g,密陀僧、老黄丹各9g,冰片5g组成。研细末,以凡士林调成25%软膏,以之点涂患处〔陈慈根.浙江杂志 1994;29( 7)∶301〕。
(7)中药外用剂 西胡椒30g,薄荷水5g,五倍子20g,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备用。用时取少许药粉敷患处,用手揉搓片刻,局部有麻凉、蛰痛等感觉,其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持续15~ 60分钟,每日用药数次〔张述文.中国性病学杂志 1993;7(2)∶121〕。
(8)疣灵擦剂 板蓝根、苦参、生香附、木贼草、露蜂房各250g,陈醋500mL。使用方法:将上药置容器内,加水5000mL,煮1小时,去渣过滤,得澄清液2000mL,兑入陈醋,即成;分装,每瓶50mL,密封避光备用;用时,先用棉签将疣体及其周围正常擦干,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然后将药液涂于疣体上,待干。每日3次,2周为1疗程〔王炳炎.江苏 1991;(2)∶22〕。
(9)消瘤丸,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在书籍中,有很多的食疗方有助于尖锐湿疣的康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消疣的作用。
(1)蛇舌草饮(《中药大辞典》):白花蛇舌草30~60g水煎取汁,去渣,调入蜂蜜适量,频饮。适应证:尖锐湿疣辨证属毒热者。
(2)菝葜饮(《中药大辞典》)菝葜根500g、甘草25g,水煎2次,滤液合并,再以文火浓缩至100mL,每服50mL,每日2次。适应证尖锐湿疣辨证属毒热者。
(3)马齿苋250克,面粉150克,制成包子蒸食,分餐食用。
家庭自疗:
1.敷贴:①代赭石40克,枯矾5克,冰片5克。共研成细末,用时干扑于患处,每天2次,直至病愈。②滑石30克,甘草5克,枯矾粉12克。共研细末,在熏洗后把粉撒在疣体上,以保持干燥。
2.熏洗:①马齿苋60克,大青叶30克,明矾20克,丹皮20克,煎水先熏后洗,每日2次。②苡仁、大青叶、板蓝根、牡蛎各30克,败酱草、夏枯草、赤芍各15克。水煎先熏后洗,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
1/3尖锐湿疣患者同时伴发一种或多种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滴虫病、梅毒、衣原体感染。因此,即使无症状也应进行常规检查。对已经治疗的患者,仍应定期仔细检查、防止复发。反复复发的湿疣,要注意有无癌变,需有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保持易致病部位干燥清洁。
附:尖锐湿疣有关论文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国家批准生产的治疗药物(可以做参考,罗列于此不意味是我推荐,一切都要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
疣必净:酊剂,以中药为主要原料,仙桃市华康保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月生产能力20万瓶。对各类尖锐湿疣的有效率达到100%(仅是见其宣传资料,我个人不相信)。采用了“透皮给药”的方法,能够使药物渗透表皮,先阻止病毒复制或杀灭病毒,再将被杀灭的病毒及被破坏的疣体组织随表皮剥离而脱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不含有任何强酸,强碱及其他任何有腐蚀作用的化合物,具有杀灭病毒彻底,疣体剥落迅速一般只需3-4天,不留巴痕,使用安全,简单,不易复发的特点。一般感染每天仅需涂本品一次,费用低。
[相关文章]